smtang135

甚麼是中產階級?

      前一陣子我稱讚外甥女識飲識食,用了"bourgeois"一字,這馬上引起我妹妹的強力抗議。妹妹護女心切,我十分了解。其實到了我這個年紀,早已沒有批評年輕人的本錢,所以從來不敢得罪年輕人。

      Bourgeois源自古法語bourg(有圍牆的集鎮),即德文的Burg。這些其實都來自希臘文πύργος(pyrgos),再演化而成"borgo",即村莊。因此"bourgeoisie"就是“住在市區的人”(包括商人和手工業者),以與住在農村的人有所區別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資產階級始於11世紀,特別是在12世紀的文藝復興期間,因農村人口大量湧向城市,促進城市化而迅速增長。     

      在中古時期的義大利,住在村莊中的居民開始變得比住在附近鄉間的人富有。因此他們可以獲得相對上較多的權力和影響力,愈來愈接近統治階級和神職人員,同時逐漸遠離平民階級。19世紀之前,這個詞大部分情況下指的就是低於貴族、高於農奴和無産階級的廣大人群。到了19世紀,資產階級因為賦稅而致富,獨佔了政治權利,而且在自己的工廠等場所,資本家更有把工人當作奴隸喚使的權力,擁有像以前的貴族般的權力,所以成為社會主義者矛頭指向的對象。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在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,資產階級(或布爾喬亞)和普羅大眾(普羅是從無產階級Proletarian的頭音而來)時常用來指稱富人與窮人,而不一定是指擁有或不擁有生產工具的人。"資產階級"是壓迫者和剝削者,保守而反動,無怪妹妹大發嬌嗔了。

      我用bourgeois,沒有馬列的意思。按《Cambridge Dictionary》字典的解釋,那是指"belonging to or typical of the middle class"(屬於或典型的中產階級)。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那麼甚麼是中產階級?至今亦難有準確的共識。有人認為是藉著求學進修考取專業資格,或是在工商社會機構中拾級而上,成為有穩定收入的一群。世界銀行將經過購買力平價調整後的日收入超過2美元的人定義為中產階級。根據這種劃分方法,全世界有超過40億的人達到中產階級水準,香港更是每一個勞動人口都是中產。狹義的中產階級收入定義是,接近或超過發達國家中等收入者的人,其收入大約為每年31000美元或每天85美元。按照這種定義,全世界有約12%的人屬於中產階級。在香港,根據香港統計處的定義,中產住戶是指家庭收入在「中間階層」的一群,月薪港幣2萬到5萬的中等收入。有人認為,是否中產階級還要看住所是否體面、消費方式、教育水平;是否有品味、定時外遊、有沒有專業知識和技能(無形資產)等。換言之,中產階級比中等收入群多出的是:除物質上的滿足,還必須有精神上的滿足甚至提升(如藝術品味)。但也有人認為,中產階級要關心社會,是公民的典範,因為他們教育水平高且多是專業人士,理應是堅守公民社會的一群,例如中產階級要多做公益活動、關注環保、做義工、關注弱勢社群等。       

     2005年中國國家統計局根據人均GDP和購買力平價,給出中産階級的家庭年收入在6萬至50萬人民幣之間的結論。中產階級在2000年僅佔中國城市家庭的4%,而到2012年,這一數字已增長到了68%。據中國社科院「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變遷研究」課題組公佈一個結論,目前中產階層正以每年1個百分點的速度在擴大規模,在大城市當中,這一比率還要高。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中產階級是一國、一地區經濟、社會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。中產階級的壯大是一個國家從新興走向富裕的標誌。有中產階級的存在,才具備經濟持續發展的能量。 他們的消費能力、生活方式,文化品味和政治訴求影響並主導社會的方方面面。 他們既因勤勞、偏好穩定而被譽為社會中堅,也因安於現狀、迴避風險而被貶斥為平庸。這是一個充滿內部矛盾的階級。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中產階級一般受過良好教育,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;有一定的閒暇,追求生活質量 ,對其勞動、工作對象一般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支配權 。享樂主義可以看作是新生中產階級文化的主要特徵之一。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至於中國的中產階級,特別是生於1980年代中期以後、中國經濟開始騰飛的二代中產(G2),將會迅速成為主體消費力量。他們大多數是家中獨生子女, 沒有父輩所經歷過的物資匱乏時期,自信而思想獨立,所以消費行為更精明和成熟,更願意為產品品質支付溢價,並且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費佔比愈來愈大。G2是思想、行為“西化”的一代——他們認為貴的東西就是更好的,願意嘗試新的東西,追求品位和身份地位,忠誠於其所信賴的品牌,更青睞小眾品牌。毫無疑问問,中產階級即將成為今後十年帶動消費支出上漲的重要引擎之一。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在香港,人口有一半是中產。前財政司曾俊華認為”喝咖啡、看法國電影”就是"中產"了。曾司長的年收入高達400萬港元,遠超中產,也許是在指出中產那種"輕鬆、快樂"的生活方式吧。是的,正如社會學家指出,中產階級面向經濟唯物主義和享樂主義,對消費呈現激情,而這種價值觀不僅成爲消費甚至成爲他們生活中具有很大影響力的“浪漫倫理”。中產階級的消費成爲激情、浪漫與品味、格調的同義語。它具有"與眾不同的品味"(discriminating taste)。正是基於這種激情的品味和源於渴望創造的夢想,社會就永不休止地向前邁進了。      

     香港的中產階級又稱夾心階層﹐就是夾在社會基層和大資本家的中間的一個階層。他們夾在中間﹐上不滿大資產階級的政商勾結﹐下不滿提供社會基層的福利是不勞而獲﹐形成"憎人富貴厭人窮"的政治取態。儘管如此,他們不忘苦中作樂。很多人都有下午三點三吃下午茶的習慣。在港式茶餐廳,最常見的下午茶有西多士、炸雞翼、炒麵等,價錢亦較午餐便宜。較為西化的便去大酒店享受"high tea”。      其實在英國,high tea沒有"高級茶"的意思。如果要說"高級茶",應該說"afternoon tea"或"low tea",而不是"high tea"。High tea和Low tea著實令人困惑,到底是啥?原來昔日英國人只吃午餐和晚餐,而許多人要到晚上8/9點才吃晚餐。為了在兩餐之間不致飢腸轆轆,於是擺設下午茶,兼作社交之用。由於下午茶時客人會坐在 低矮的沙發 上,茶點也擺在較低的茶几上,讓進食者坐在沙化上舒舒服服嘆茶,所以這種貴族玩意又有low tea的說法。 下午茶的茶點和吃法, 非常講究 。 例如,茶壺需用純銀而非普通瓷器的,糖塊由鑷子取用。 主食是立在架上的精美蛋糕,還有小塊的三明治、英式烤餅(scone)等甜點和水果。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另一方面,工人階級作息不同,收入亦異。 當時的茶葉還相當昂貴,工人階級左支右拙,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,那裡還有閒錢?在工作之間為了補充體力,坐在較高的餐桌和椅子上,粗茶淡飯,但求充飢,方便快吃快走,免得到晚上六點要拖著疲倦、餓扁了的身體回家!。這便是high tea的起源。High tea是勞動階層放工後5時至7時在高檯上進行的一餐,通常有肉類、魚、菜、焗豆等食物,講到底就是草根式便飯。貴族根本就不會吃high tea。然而今天在英國的一些酒店,為了接待來自海外的顧客,也供應high tea下午茶菜單,像世界許多其他地方的下午茶一樣。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在香港,全城下午茶聖地不少,茲以香港洲際酒店(InterContinental Hong Kong)為例說明。它的大堂酒廊擁有巨型落地玻璃窗,映照維多利亞港和港島區如畫的景色,獲得全球最佳海景美譽!加上近乎清一色的沙化,感覺一流。


令人驚嘆的美景


大堂酒廊

      然而喝茶並不是主要的環節,品嘗蛋糕、三文治等各種點心,反而成了最重要的部分。正式的下午茶點心一般被壘成「三層架」的形式:第一層(底層)放置各種口味的三文治(tea sandwich),第二層(中間層)是英國的傳統點心英式烤餅(scone),第三層(最上層)則是不同種類的蛋糕和水果餡餅(tart)。這個三層架點心應從下往上、由鹹至甜、由淡到濃地吃。換言之,先吃三文治,再往上吃其他點心。而scone的吃法是先塗果醬,再塗奶油,吃完一口,再塗下一口,再配上一口水果茶或英式紅茶,別有一番滋味。除了這種必不可少的三層點心,一些牛角麵包、葡萄乾、魚子醬等食品也會擺上來,來迎合賓客的口味。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下午茶 港幣$548/兩位用(週一至五);$568/兩位用(週末及公眾假期);散裝茶葉一杯$70-100包括在內。

「三層架」


不同種類的蛋糕和水果餡餅


英式烤餅(scone)

评论(1)